在咨询中,家长经常跟我说:“昨天又破功了,吼了孩子一顿”。我发现, 不止一位家长,道理都明白,就算在咨询中,也常常一次又一次地崩溃。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,崩溃的理由,排前三的分别是:第一,孩子怎么催都 催不动;第二,你跟他说话,给他讲题,他注意力涣散,把你的话当耳旁 风;第三,说话不算话,比如收起手机做作业,这事儿能拉锯半小时。
每当这样的时刻,家长常常陷入双重崩溃,一方面,眼下这件小事,无论 如何推不动,心中特别气愤,焦灼。
另一方面,孩子这样的情况,将来可咋办,家长觉得看不到希望,未来一 片灰暗。然而,又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,甚至借助发脾气,制造恐怖的氛 围,强迫孩子改变,有时候,孩子因为恐惧,勉强改变一下,但很快反 弹,并且孩子变得愈发不合作,于是,亲子互动就走进了死胡同。
接下来,是家长一次又一次的崩溃,在这个轮回当中,没用的办法,一直 在用。孩子能怎样呢?从无所适从,到歇斯底里,到绝望沉沦。
家长常常问我:你说,我这脾气也是没谁了,孩子是我亲生的,我真不想 骂他,但到了某个时刻,就是忍不住,这可咋办?
我很干脆地告诉她:办法有。但你之前用的办法,必然会走进死胡同,想 要不生气,不崩溃,就要像河流改道一样,找到新的方向。
那么,怎样做,才能改道成功、找到新的方向呢?下面的三个办法,可以 助你一臂之力。
第一,旧账清零。
其实,不管孩子做什么,一个具体的行为,都不足以让人崩溃。比如,有 位妈妈说,一道题目给孩子讲了三遍,讲的时候,你就明显觉得他在神 游,果然,讲完第三遍,还是不会。如果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,理智地 想,既然都讲了3遍,也完全可以讲第四遍嘛。然而,父母身处其中,很 难有这份理智,因为,过往对孩子的记忆,会在这个瞬间涌动出来,像过 电影一样,他昨天的磨蹭,前天的潦草,大前天的蒙混过关,都想起来 了,这种负面记忆叠加在一起,情绪就有了排山倒海的力量。
家长如果不想被这种情绪淹没,最强有力的办法,就是斩断。无论从前孩 子表现怎样,我们下定决心,把旧账清零,永远不翻。用最佛系的说 法,"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”,一切看当下,就事论事,集中注意力,只解 决眼前的问题。
这个斩断的过程显然不可能一撮而就,毕竟,记忆的力量非常强大,常常 不知不觉把我们拉回从前,在心中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。每当这样的时 刻,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改变河流的走向,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当下,看 看当下发生了什么,该如何应对。
当然,我也深深地知道,斩断旧账,这太难了。每一次的挣扎,都很痛 苦。当你觉得困难的时候,在这里分享两条不是鸡汤的鸡汤。一是提醒自 己,过往的旧账,也都是自己没有应对好,自己种的苦果,终归要面对。 另外,可以问自己一句话:我当下的目标是什么?当你把自己开解一番, 看清具体的目标,也就把旧账推到了一边。
斩断了旧账,已经非常难,但还不够,还要做到一点,就是不记新账。所 有的账,只要记,早晚都会变成旧账,有账,就躲不掉翻旧账。所以,最 彻底的做法,是斩断旧账,不再记新账。
曾经有家长问我,你说的轻巧,但这太难了,你能做到吗?实事求是地 说,我真的能。这倒不是因为我脾气好,而是因为我对旧账新账有自己的 看法。这么多年来,我觉得有一句话特别疗愈我,我在其他课程当中也说 过:孩子就是一个状况百出的存在。
我曾经调侃一位家长:哎呀,你这容错率也太低了,你儿子又不是外科医 生,一刀下去人命关天,不就是写个作业嘛,要写十几年的,偶尔表现不 好,多正常啊,又不会出人命。孩子成长的路上,难免一路有沟沟坎坎, 在我看来,天底下就没有不出状况的孩子,只是程度深浅的差别而已,既 然如此,有什么好纠结埋怨的,不管遇到什么情况,我们只负责兵来将 挡,当下能解决的,就解决;解决不了的,就带着问题走一段,等待新的 契机。
在这里,我特别想用一个夸张的表达:客观治愈一切。这样说,也许太绝 对,但你会发现,回到客观,真的有神奇的力量,能破除妄念,碾碎各种 奇怪的逻辑,让头脑回到清明的状态。
第二,先想办法,再论证能否做到。
曾经有位家长,因为孩子连续注意力不集中,自己崩溃了,狠狠地批评了 孩子一顿。事后,我对这位家长说:你看,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你崩溃 了,然后,你的注意力也涣散了,用最通俗的说法,"净想没用的”。
那么,什么是''有用的''呢? “有用的”,就是客观地、具体地想办法。具体 到这件事情,就是怎样在当下抓住孩子的注意力。我发现,家长崩溃,是 因为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,需要作出选择,然而,自己连一个备选项都没 有,不抓狂才怪。
所以,遇到问题,如果不想崩溃,就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,去想办法,不 只是想一个,而是想出一个系列来,当你有了ABCD选项,你会发现,让 你崩溃,让你歇斯底里,你都不肯了,因为,你有了更直接、更简洁的应 对之策,对这件事情拥有了掌控力。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,这个掌控力, 并不是掌控孩子,而是掌控局面,能应对各种状况,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 宝贵的感觉。
有的家长说,我想办法了,但就是想不出来呀。这种情况我在咨询中经常 遇到。我发现啊,许多人没有建立起思考的习惯,她们觉得自己在思考, 其实是在焦虑,心中的碎碎念是:这可咋办呢,有啥办法吗?哎呀,得赶 紧想个办法。
这样挣扎了半天,很苦恼地说,想不出啊。另外,就是对自己期待太高, 总期望瞬间想出三五个绝妙的办法,事实上,就算建立了良好的思考习 惯,好办法的产出率也没有那么高,每个办法的背后,隐藏着对这件事情 的认知,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提高没有那么快。还有的家长呢,一边想办 法,一边否定自己。
比如,我要加强对他的监督,哎呀,这样好像影响他的自主性吧;或者, 我要给他空间,信任他,哎呀,这样要是他一直懈怠可咋办。你会发现, 想这样的办法,其实只能算作一个思路,还没有到具体可执行的程度,就 把自己给否定掉了,于是,就成了“两头堵”,无论如何想不出一个像样的 办法来。
在教育当中,当我们遇到难题,思考的路径非常关键,不妨分步骤进行。
第一个步骤,只负责想办法,不去考虑够不够好,也暂时不否定自己,先 列出
足够多的具体可执行的办法。
第二个步骤,将办法汇总取舍。通常,留着前三个办法,就够用了。
其他的办法,就作为我们数据库当中的素材。
你不妨尝试一下,遇到的每件事情,都要求自己想三个办法,不论优劣, 一直坚持的话,就到了自动化的程度,遇到事情,会自然跳出几个解决方
第三,在自己身上下功夫。
这些年,经常有人调侃一些家长的做法,说“父母生病,孩子吃药”,这个 逻辑听上去很可笑,然而在现实当中,许多家长却不知不觉入了这个坑。
比如最近咨询的一个小例子吧,家长在日志中写道,孩子英语的一个语法 错了两次,这次孩子更正完,找妈妈签字,妈妈说,你连续错了两次,这 次要给我讲明白,我要确定你是真的弄懂了。孩子直接回绝了:我不讲。
于是,妈妈就和孩子缠绕,你这是什么态度?为什么连续错?这就说明你 不会,你要找出课本来,跟我说清楚这两个语法之间的区别妈妈说, 她觉得特别气恼,觉得孩子态度很差,不耐烦,不配合。
不管谁听到这样的描述,大概都觉得孩子很过分吧。恰好这天她录了一段 十分钟的录音给我,她说这只是一部分录音,整个过程将近二十分钟。
我把这段录音转成文字,足足1600字,由此推测,整个过程,两人的对 话超过3000字,天哪,赶上一篇文章的长度了。我仔细听了录音,然后 对这位妈妈说:我和你的观感完全相反,我觉得你家孩子脾气挺好的,一 件小事,你长篇大论跟他唠叨这么久,换成别的孩子,早爆炸了,而且, 我也不觉得他语气有多过分啊,有点不耐烦,倒是真的,但这分明是你的 对话方式导致的呀。
这位妈妈听了很诧异,怎么会是自己的问题导致的呢。她说,她和孩子之 间有个死穴,就是会忍不住对孩子气恼,日常的相处,因为很小的事情, 常常让她恼火好几天,这种感觉特别困扰她,也深刻地伤害了亲子关系。
于是,我们就以这件小事为例,妈妈想让孩子讲一遍题,孩子不肯讲,妈 妈生气。我问妈妈:你能否找到开解自己的办法,一点都不气恼,坦然接 受孩子的拒绝呢?
这位妈妈尝试着去寻找,想着想着,就成了:你既然不接受我的要求,那 你想干啥?你现在不讲,什么时候讲?
我再次提醒这位妈妈,你这不是让自己接受,而是继续强迫孩子接受。妈 妈又试着寻找思路:你凭什么不讲?你给我一个理由。我再次提醒:你又 气恼了,这依然是在指责孩子,要回到自己,找到开解自己的办法。
想了很久,总算勉强想出几条:第一,孩子不想讲,硬让他讲,到头来大 吵一架,影响亲子关系,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,何必呢?第二,孩子有权 利表达拒绝。
是我又在挑起战争了,我先改变自己的态度。第三,孩子给了我一个强烈 的信号,他不高兴,我要先退回来,看看除了讲一遍题,还有没有别的办 法。
想到这些,妈妈心中的火气总算平息下来。在这里,忍不住想再重复一 句:客观治愈一切。像这位妈妈,这个开解自己的过程,其实就是回到客 观,在这个当下,不管孩子会还是不会,他真实的态度就是不想讲,妈妈 要学会接受这个客观现实。
我见过的家庭真的不算少,我发现,如果家长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当 中,奉行的逻辑是:我是对的,我愿望正义,我用心良苦,那么,孩子就 永远都是错的。
这个逻辑,会让彼此的关系永无宁日。回到客观,眼中有自己,有孩子。 孩子拒绝我们、不配合的时候,未必全是他的错,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逻 辑和态度出错了,承认自己也会出错,谁错谁改,这样才能有和谐的亲子 关系。
该文章出自于:
有兴趣系统完整的学习一整套亲子教育课程的,可以去上面的链接拍全套视频及文档教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