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

明知道不应该,却忍不住对孩子发 脾气?别让家长负面情绪拖累了孩子

General admin 2106浏览 0评论

很多家长一想到作业,就觉得孩子拖累了自己,让自己有抓狂、焦灼、无 能为力的感觉,心中埋怨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。殊不知,真相恰好相反, 是家长拖累了孩子。

家长的这种负面的起始心态,创造了一个糟糕的心理氛围,把孩子拉入了 泥潭。

面对这种恩怨纠缠,不管谁拖累了谁,作为家长,最关心的恐怕是:这种 局面有解吗?当然有。

答案就藏在我们的感知方式当中。

这几年我越来越喜欢往深处去探索:家长是怎么感知孩子的?在咨询中, 常常有这样的体会:同一篇日志,我和家长却有完全不同的观感。

由此也可以推论,同一件事情,在不同家长的眼里,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观 感。这种感知方式,会深刻影响后面的教育行为。

我在咨询中,曾经遇到过一个11岁的男孩,读六年级,妈妈最苦恼的就是 这个孩子做事磨磨蹭蹭,边做作业边晃悠着玩,一点都不积极,另外,母 子冲突比较严重,妈妈说的话,孩子多半会用对抗和轻蔑的态度来回应。
我曾经见过这对母子,记得当时这位妈妈一直追着我诉说她的教育烦恼, 我的直观感觉是这位妈妈言语急躁,说话很有气势,对孩子细微的情绪缺 乏觉察。

咨询半个月以后,妈妈在改变自己,孩子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。这一 天,孩子放学回家,发现新买的吊椅到了,马上抄剪刀到开始拆包装。

拆了一半,家人喊他吃皈,就马上过来吃饭。饭后继续拆包装,跟爸爸妈 妈一起,十来分钟就把吊椅组装好了,孩子立刻坐进吊椅,爸爸说,再过 五分钟去写作业。孩子只坐了三四分钟,就回房间去了。

到了9点,孩子告诉妈妈,作文写完了。妈妈要求把前一天落下的课文第 三段再背诵一下,孩子说:我明天背,明天时间充裕一些。妈妈又说:把 你的作文给我欣赏一下呗。孩子把作文给了妈妈,满怀期待地问:“你觉 得怎么样?是不是很好? ”妈妈对孩子说:“还不错,中心意思很明确,紧 扣题意,故事也讲得很清楚。

那咱们再读一遍,有不通顺的地方。”妈妈拿起作文就要带着孩子一起 读,孩子很坚定地说:"今天不改了,回头我自己再读一遍。”妈妈很不放 心问:你哪有时间改啊,最终,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地方都没有改。
作业完成后,姥姥说,妈妈没回来的时候,姥姥给他报听写,很顺利,速 度很快,中间一点都没有停顿。

妈妈也顺势肯定他:“儿子,你今天作文写得不错,一开始,我真担心你 找不到可以写的故事呢。”孩子没有说话,但一副很受用的样子。接下 来,孩子削了苹果,坐在吊椅上慢慢享用。后来的洗漱、睡觉都比较顺 畅。

看完日志以后,我随口问妈妈一句:“你感觉怎么样? ”妈妈说:“昨天总体 还是蛮不错的,很多地方出乎我的意料,但是,他的背诵和作文的修 改......。 ”

说到这里,妈妈的语气已经很是急躁。很显然,前半句不过是个引子,后 半句才是重点。

聊到这里,我仿佛看到了一种不易察觉的倾斜:把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视 为“应该”,刻意地缩小;把孩子没做好的地方视为“问题”,无限地放大。 我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:这种看待孩子的视角,本身就会带来大剂量的 焦虑。这是拖累孩子的开始。

不易觉察的“感觉拼盘”

按照以往的经验,接下来的话题,必然会聚焦于怎么改变孩子说话不算数 和不肯改错的毛病。这次,我想先跟这位妈妈聊聊感知孩子的方式,因 此,就拦住了这个话头。

其实,在这一天晚上孩子身上出现了很多可圈可点的行为,比如,快速地 拆吊椅包装,没有耽误吃饭,安装好之后几分钟便主动去写作业,面对吊 椅的诱惑,还能安安稳稳地把作文写好,并且报听写的时候速度很快没有 停顿,如果说不完美的地方,就是背诵和作文修改。

我对这位妈妈说:“孩子这一晚的行为,有积极的,也有消极的,这是咱 们都能看到的,然而,咱俩看到的比例是不同的。

我们不妨用“拼盘”来比喻,根据你的关注点来推测,在你的眼里这个积极 和消极所占比例可能是60%和40%,然而,这还不是终极数字。

当你急切地把背诵和作文修改当做“毛病"去消灭的时候,就会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。

在你感觉的“拼盘”上,积极的行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,它的比例在急剧缩 小,而消极行为的比例因为重视而被无限放大,于是,焦虑就在这个倾斜 中滋生。

这时候,你对孩子的关注,从一个面收缩到一个点,心中会产生一个执 念:“背诵和作文修改都没做,连这么基础的事情都不肯做,将来如何是 好? ”

也许,这时候心中的积极和消极的比例已经是30%和70%,但你自己却对 此毫无觉察。”

我继续对这位妈妈说:"看了这篇日志,对于孩子的每个行为,我会跟之 前进行一个比对,不光判断孩子是否有进步,还要判断他进步的速度和难 度。

在以前,就算没有外在的诱惑,他写作业的时候也会有大面积的停顿。

听写遇到不会的,就不肯继续听写。这一天,他组装完吊椅,稍微体验一 下就去做作业,对孩子来说,这是非常难以割舍的地方。有吊椅的吸引, 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偏弱的孩子来说,写作业心不在焉也是非常可能的。
然而,并没有,孩子居然快速写完了作文,总体质量还不错。而报听写的 变化,不仅仅是速度快,而是孩子能比较坦然地面对自己没学好的内容。

另外,你问了孩子那么多细节,要是在以前,他早不耐烦了,这次很平和 地回答你,说明你们的交流也比从前顺畅。至于背诵和作文修改,都是20 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,只是具体的任务而已,因此,这都是小事。
总体来看,此前你最苦恼的两个方面——拖延和亲子关系紧张,在这个晚 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这才是根本的改变。因此,我看了日志的感觉, 是兴奋不已。

孩子这么短的时间,发生了这么深的变化,固然是我们的方法奏效,同 时,也是因为孩子有改变自己的意愿,这里面包含着孩子巨大的努力。接 下来,只要把孩子的这些积极行为固化下来,他就会彻底告别往昔那个拖 沓的自己。因此,如果让我来评判,这一晚上孩子积极和消极行为所占的 比例是90%和10%。”

我继续给这位妈妈分析,如果她感觉的拼盘里,消极的感知占了一大半, 那么,接下来的策略必然是防御和控制:态度紧张地盯着孩子改错。

孩子不肯改就焦虑、不满,这会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心境和感觉,诱导出 更多的消极和拖沓的行为状态,于是,来之不易的改变,又快速地反弹回 去。

其实,很多家长也曾经尝试过改变,往往就是因为改变的过程中,这个感 觉的拼盘不断地向消极方面倾斜,最终导致失败,双方再次回到老路上 去。

在育儿的文章中,常常说到儿童的感觉被扭曲,但是,却忽略了另一个侧 面:父母的感觉也会扭曲。

古语道: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感觉是教育行为的起点,我们怎么感知孩 子,决定了我们怎么行动。当父母的''感觉拼盘”悄无声息地向消极维度倾 斜,负面的教育行为必然产生。这也解释了很多父母的困境:明知道不应 该,却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。

其实,很多来找我咨询的父母和孩子,一切问题的起源,都是因为这 个“感觉拼盘”在最初的几年里,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在倾斜,在孩子身上发 现一点小苗头,因为心急,就动用消极手段去控制、强迫孩子,最终饮鸩 止渴,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,孩子也越来越消极、拖沓。

“看见”的力量

仅仅批判是不够的,还要找到恰当的路。

我对妈妈说,如果我站在她的位置上,假设我感知孩子90%都是积极行 为,内心自然就会感到欣喜、兴奋,对孩子由衷地欣赏,然后,很自然地 把这种感觉表达给孩子。当孩子完成作业的时候,我会对他说:“儿子, 今天刚刚收到吊椅,你有五个地方让我没想到——我没想到你拆包装那么 迅速,没想到你能立刻过来吃饭,没想到安装完毕马上去做作业,没想到 作文写得那么好,没想到报听写那么顺畅。妈妈今天对你特别满意,尤其 觉得你作文写得好,很出乎意料,不过,我也发现有三个错别字和两个不 通顺的句子,妈妈给你标出来,你一会儿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改一下,然 后,今天咱们就完美收官啦。”

这位妈妈听我这样一说,就忍不住感叹:“这样说好!哎呀,我当时要是 这么说了,以我儿子的性格,他肯定立刻马上就动笔改了。”

当然,我也从细节上提醒这位妈妈,孩子好不容易把作业做完了,再拉着 孩子长篇大论地寻找病句和错别字,他肯定不愿意,但是,肯定他之后, 直接标记出来,他修改的概率就高得多。

这一段时间,孩子之所以有许多进步,当然也是因为妈妈的改变。从来都 是好的感觉产生动力,当我们“看见”了孩子的积极行为,看见了他的内在 动力,他也看到了积极的自己。

就像这个晚上,孩子在父母没怎么管束的前提下,出现了密集的积极行 为,这是孩子用内在的力量在驱动自己。

最近,我越来越意识到,咨询改变的不只是家长和孩子的行为,而是改变 双方内在的感觉,当家长的“感觉拼盘”中正、平衡,看见孩子全部的好, 看见孩子的真实存在,映照出孩子生命的光彩,孩子的感觉也跟看回到了 中正、平衡的位置,于是,他也能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,给自己赞赏, 也坦然接纳错误,用内在动力驱动自己。在这样的状态中,做事麻利,态 度平和,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
教育,不该把目光全部放在孩子身上,相反,应该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收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,觉察自己这颗心,觉察我们感知孩子的方式。尤其是 作业问题,在每一天,每一刻,都要关注我们的感觉拼盘是否发生了倾 斜。时时刻刻从感觉层面去修正自己,这是父母的基础功课。

 

该文章出自于:

《32堂高效作业攻略》不吼不叫让孩子爱上学习

有兴趣系统完整的学习一整套亲子教育课程的,可以去上面的链接拍全套视频及文档教程。

 

转载请注明:日记男孩的博客 » 明知道不应该,却忍不住对孩子发 脾气?别让家长负面情绪拖累了孩子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